易经的初步认识

易经》经历漫长历史长河洗礼之后,让大家一提到就会联想到迷信,这种思维是很狭隘的。认为周易是作为哲学范畴才可以是高大上的。岂不知,易经的起源就是先祖为了趋吉避凶,通过上观天文,下察地理,中通人事才有得这384个爻辞,用以指导先民生存耕作,并不是为了哲理而作,反而是以其哲理来为民所用,其占卜预知的用途才是他存世到如今的主要原因,那种以讹传讹反对周易占卜的实用功用,其实就是对周易继承和发展的扼杀!我们不能盲从的去接受市面上的一些挂着易经算命、易经起名、易经风水等各种幌子!首先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,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来更好的辨别真伪,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方便!

《易经》是中国的百经之首,它包含了象、数、理、占四个方面的内容,它影响古代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,如: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医学、天文学、哲学、建筑、美学、武术、气功、养生等众多领域,因此,可以说易经在中国社会上是无所不包、无所不涵的。而象、数、理却是通过占来体现出来,前三者为理论而“占”为实际用法。所以在占卜中有象占、数占、理占的区分!

“象”是易经的基础、核心,《周易·系辞传》说:“是故《易》者象也。象也者像也。”其实这里的“象”即模拟万事万物的形象以喻意。易经八卦图有八个基本的经卦——乾、坤、兑、艮、离、坎、震、巽,这八个卦就取象于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成分,乾象征天,坤象征地,兑象征泽,艮象征山,离象征火,坎象征水,震象征雷,巽象征风,有了这八种元素的相互矛盾、作用就产生了万事万物。由此归类出了八种不同属性的人伦、人物、职务、动物、植物、食物、用品等包络天地。由于八个经卦两两相叠加就组成了六十四个不同的六爻卦,而这六十四卦囊括了宇宙天地、自然世界、社会人类的方方面面。这个用途最多的是《梅花易数》中,在其他的各个术数分类中也都有使用,这个是大象,是自然体现!

“ 数”,在现代科学领域的应用上更是证明了它的实用价值,体现的淋漓尽致,比如我们常说的数码电子设备,就是以数演象,通过数来成图、成像、成音...才有了我们这么方便的生活助手!那么在最初的易经发展中也是以数为根本。古代易经的象数之学也是研究图像与数字的关系及应用之学。数可以说是打开易经神奇大门的一把钥匙,如:一阴一阳之谓道、天地人三才、两仪、四象、八卦、六十四卦等。均是数的体现方式,在预测占卜中起卦方式、奇门起局、梅花起卦、六壬、包括八字命理都离不开数的起因。由数来画卦,每个应期、所应的数字也是“数”的体现。“数以征象”,“象以定数”。说明象和数实为一体,密不可分,《汉书·律历志》亦说:“自伏羲画八卦,由数起。”在研究易经象数上的代表人物是北宋时期的邵雍(邵康节),他著有著名的《梅花易数》。八卦与先天数的对应:乾为一,兑为二,离为三,震为四,巽为五,坎为六,艮为七,坤为八。可见“数”在易经中不单单赋予哲学上的含义,还有实际占卜中的意义

这里的“理”其实是哲学的一部分,内容有卦象、卦辞和爻辞,但是古人将易经的思想去看待万事万物,就形成了以易经为基础的宇宙观、政治观以及人生哲理等哲学上的见解,这也就是易经成为中国“百经之首”的原因。现存的易经分经与传两个部分,经由分上、下两经。传由《彖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象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系辞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文言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、《杂卦》共十篇文章组成,又称作“十翼”,它包含了孔子的丰富的哲学思想。易经的思想是简明且朴素的,《周易·系辞传》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世间万物无非是阴或阳的属性。阴与阳即是对立统一,又是相互根存的,没有阴就无所谓的阳,没有阳也就无所谓的阴,正所谓“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”宇宙万物就是在阴与阳的矛盾变化中生息不止。如:《周易古筮考之孔子自筮命得旅》,“《乾凿度》云:孔子生不知《易》本,偶筮其命得《旅》,请益于商瞿氏。曰:“子有圣知而无位。”孔子泣曰:“凤鸟不来,河无图至,天之命也。”於是始作《十翼》。【按】此占与贲义同。《旅·彖》云:小亨。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,止而丽乎明,言离明而止也,有道于身而不能行之象也,故孔子泣也。”这里解释便是理的应用!

“占”是在学习、研究易经后的应用。毛主席说:“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”,学习易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,易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占、预测。这才是与人们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。是通过上面的象数理进行的实际操作,把象数理转化为人们的实际需求指导的步骤,也是我们这次基本学习的一个目标。占卦有三不占原则,即“不诚不占、不信不占、不疑不占”,就是说,不怀坦诚的心去占,不怀相信的心去占,不怀对一件事物充满疑惑而无能为力的心去占,占出来的卦都难灵验。这是对求测者的要求。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应该遵从这三点原则,之外还有一条针对占者的条件即“不动不占”这个动指的是外界的人、事、物的“动”,也是指占卜者本身的“心动”,当满足了最后一条的时候,卜者自己也可以取决要不要占!只有这样求出的卦式才能体现出一个吻合的信息场,才能根据具体的提示来作出合理趋避,以达到易经为人们服务的价值!

易经有着几千多年的历史,它的内容博大精深、神奇奥妙,简短的介绍也是挂一漏万,无法将它完美地解释清楚的,它的思想是取之无禁、用之不竭的,在社会物欲横流、精神思想严重空虚的情况下,我们更应该回到先古时代思想中寻根问祖,客观的汲取古圣人的智慧,来完美我们的幸福人生。那么我们就从最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慢慢去学习... ...

原创文章转摘请注明出处。